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米蘭·昆德拉去世:我總是聽見小說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7月12日消息,著名作家米蘭·昆德拉(Milan Kundera)逝世,享年94歲。


米蘭·昆德拉,1929年4月1日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,1975年流亡至法國,並於1981年獲得法國公民身份。2019年11月,米蘭·昆德拉重新獲得捷克共和國政府的公民身份。昆德拉的文學成就享譽世界,曾多次獲得國際性文學獎項,且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。2020年9月20日,他被授予卡夫卡文學獎。

昆德拉的作品跳脫意識形態之分,深受羅伯特·穆齊爾小說與尼采哲學的啟發,作品與廣泛的哲學主題交織。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《玩笑》《生活在別處》《笑忘錄》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》和《不朽》等,他還曾以捷克語寫作出版短篇小說集《好笑的愛》,並著有戲劇《雅克和他的主人》。他最初用捷克語寫作,但從1993年開始,他用法語寫小說。1985年至1987年間,他親自修訂了早期作品的法文譯本。他的書還被翻譯成許多其他語言。


如何理解昆德拉的創作?他晚年為何選擇隱居式的生活?他的流亡與反抗如何影響了他的創作?本文作者凌越就從這些問題入手,為我們分析昆德拉的創作與思想。本文收錄於凌越的新書《為經典辯護》,為媒體首發。撰文|凌越

試圖撕下的標簽

1975年夏天,因“布拉格之春”而陷入困境的米蘭·昆德拉,接到法國上布列塔尼省雷恩第二大學的邀請,請他出任該校比較文學副教授一職,聘期兩年,昆德拉毫不猶豫地接受了。這個合乎規定的邀請使昆德拉夫婦得以合法地離開自己的國家,捷克斯洛伐克當局給他們發放了離境簽證。1975年7月20日,在妻子薇拉的陪同下,昆德拉登上一輛雷諾5型轎車,向法國駛去。




米蘭・昆德拉,小說家,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爾布諾,自1975年起,在法國定居。長篇小說《玩笑》《生活在別處》《告別圓舞曲》《笑忘錄》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》和《不朽》,以及短篇小說集《好笑的愛》,原作以捷克文寫成。最新出版的長篇小說《慢》《身份》和《無知》,還有隨筆集《小說的藝術》和《被背叛的遺囑》,原作以法文寫成。《雅克和他的主人》,系作者戲劇代表作。


對比幾年前,布羅茨基突然被逐出蘇聯時的窘迫(不知道在哪裡落腳,不知道如何謀生),昆德拉的流亡之路出人意料地順利和平靜:他的目的地是明確的,教職是明確的,如果他願意,他甚至可以隨時返回捷克。可能正是因為離開時的順利,以及對於傷感一貫的棄絕態度,昆德拉始終拒絕被視作受害者,對於美籍巴勒斯坦裔學者薩義德所宣稱的“流亡是最悲慘的命運”,昆德拉多少有點不以為然。相反,他不停地強調移居法國給他的作品和他本人帶來的益處:“我的處境中的悖論在於,我失去了我的第一個祖國,可我在法國非常非常幸福,對我作為小說家的工作而言,這是一種極大的豐富。”

但魚和熊掌兼得的好日子不會太久,1979年隨著昆德拉在法國撰寫的第一部小說《笑忘錄》的出版,昆德拉收到來自布拉格當局的一封信,告知他8月24日通過了一項關於他的決議,該決議取消了他的捷克斯洛伐克公民身份,這實際上是斷了昆德拉回家之路,理由是“損害了捷克斯洛伐克在其與蘇維埃聯盟關系中的利益”。此外,昆德拉還因為幾個月前在《世界報》圖書周刊《書的世界》上發表的言論而受到指責。在那次采訪中,昆德拉將“遺忘”的概念用在歷史中,揭露了蘇聯想消滅捷克文化的意圖,在他看來,這完全是帝國主義的一種變形。從這些言論可以看出,“流亡”不僅豐富了昆德拉的生活,也令他的言論更加直率和勇敢,在捷克斯洛伐克時,很難想象他會用如此直接的方式表達上述言論。

1979年9月,與雷恩大學的合約到期時,昆德拉被享有盛譽的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聘用,該研究院坐落於巴黎的拉斯帕伊大道。昆德拉一家就此離開布列塔尼前往巴黎,入住蒙帕納斯區,他們將在那裡居住多年。1981年7月1日,在文化部長賈克·朗的建議下,昆德拉被剛剛當選的法國總統密特朗授予法國國籍。昆德拉在表達了感謝之後,又頗為動情地說道:“法國已經成為我的書的祖國,因此,在某種意義上,我追隨了我的書的道路。”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45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